推广 热搜:

2019-2020学年初中二年级物理下学期要点汇总

   日期:2024-08-06     来源:www.huiyumi.com    浏览:687    
文章简介:初中二年级物理下学期要点汇总 1、力 1、概念:力是物体对物体有哪些用途。单位:牛顿,简称:牛,符号是N。

初中二年级物理下学期要点汇总

1、力

1、概念:力是物体对物体有哪些用途。单位:牛顿,简称:牛,符号是N。

2、三要点:力的大小、方向、用途点叫做力的三要点。

3、用途成效: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况。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。

2、弹力

1、概念: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。方向:跟形变的方向相反。

2、弹簧测力计的原理:在弹性限度内,弹簧的伸长与所遭到的拉力成正比。

3、重力

1、概念: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遭到的力叫做重力。

2、大小:G=mg,g=9.8N/kg。方向:竖直向下。用途点:在物体的重点。

4、牛顿第肯定律和惯性

1、牛顿第肯定律:所有物体在没遭到外力用途时,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。

2、惯性:所有物体维持原有运动状况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。惯性只与物体的水平有关,与物体的运动状况无关。

3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,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是什么原因。

5、二力平衡

1、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用途下,假如能维持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,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。

2、二力平衡的条件:用途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,大小相等,方向相反,并且在同一直线上。

6、摩擦力

1、概念: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(趋势)时,在接触面产生一种妨碍相对运动(趋势)的力叫摩擦力。方向: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。

2、产生的条件:①两物接触并挤压;②接触面粗糙;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。

3、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原因:物体间的重压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。摩擦有静摩擦、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。

4、(1)增大摩擦的办法:①增大重压;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;③变滚动为滑动。(2)减小摩擦的办法:①降低重压;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;③变滑动为滚动;④加润滑油。

7、压强

1、概念:物体所受重压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。

2、压强是表示重压用途成效,它的大小与重压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。

3、压强的公式:。国际单位:Pa。1Pa=lN/m2 。

4、(1)增大压强的办法:①增大重压:②减小受力面积。

   (2)减小压强的办法:①减小重压:②增大受力面积。

5、液体压强由液体重力产生,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,液体压强公式:p=ρgh。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,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一直相同的。

6、大方压是由空气重力产生,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方压强是存在,大方压的测量—托里拆利实验,P0=1.013Xl05Pa=760mmHg。

7、在气体和液体中,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。

8、浮力

1、概念:所有浸入液体的物体,都遭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。方向:竖直向上的。

2、产生是什么原因: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遭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重压差,F浮=F下-F上。

3、阿基米德原理: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遭到的浮力,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。公式:

4、计算浮力办法有三种: 

(1)秤量法:F浮=G空重-F液示         

(2)平衡法:F浮=G物 , 即ρ液V排g =ρ物V物g  

(3)阿基米德原理:

5、物体的浮沉条件:

(1)用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:

 ①F浮     ②F浮>G,上浮    ③F浮=G,悬浮或漂浮

(2)用物体与液体的密度比较:

 ①>,下沉   ② <,上浮或漂浮   ③=,悬浮

9、功

1、概念: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。公式:W=Fs,单位:焦耳。

2、做功的两个必要原因:

①是用途在物体上的力;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。

3、不做功的三种状况:

(1)有力无距离,如:推而不动;

(2)有距离无力,如:人对抛出手的物体;

(3)有力有距离,但力垂直距离。如:提水而走。

10、功率

1、功率的意义: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,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。

2、功率的公式:①概念式P=W/t     ②推导式P=FV

3、单位:瓦特,简称“瓦”,符号W;千瓦,符号kW。

十1、动能

1、概念:物体因为运动而具备的能叫功能。

2、影响动能大小的原因:①物体的水平;②物体运动的速度。

物体的水平越大,运动速度越大,物体具备的动能就越大。

十2、重力势能

1、概念:物体因为被举高而具备的能叫重力势能。

2、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原因:①物体的水平;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。物体的水平越大,被举得越高,具备的重力势能就越大。

十3、弹性势能

1、概念: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具备的能叫弹性势能。

2、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原因: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。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,具备的弹性势能就越大。

3、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。假如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,尽管动能、势能的大小会变化,但机械能的总和不变。

十4、杠杆

1、概念:在力有哪些用途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。

2、杠杆平衡条件:动力×动力臂=阻力×阻力臂,即:

3、杠杆的应用:

(1)省力杠杆: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,省力但费距离。

(2)费力杠杆: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,费力但省距离。

(3)等臂杠杆: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,既不省力也不费力。

十5、滑轮

1、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;特征:不可以省力,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。

2、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;特征:能省一半的力,但不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,且多费一倍的距离。

3、滑轮组既能够省力,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,但费距离。

十6、机械效率

1、有用功:用机械时对大家有用的功叫有用功。

2、额外功:用机械时对大家没用但又不能不做的功叫额外功。

3、总功:用机械时,大家对机械做的功叫总功, W总=FS= W有用+ W额外。

4、机械效率: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,η= W有用/ W总。机械效率一直小于1。

(1)用同一滑轮组提高重量不一样的物体,提高的重量越大,机械效率越高;

(2)用不同滑轮组提高重量相同的物体,动滑轮重量越大,机械效率越低;

(3)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高重量相同的物体,斜面越陡,机械效率越高。

 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