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则《三条巷小学“上网做作业”听上去非常美!》的帖子在西祠网上成为热帖。网友“醉醉的风”自称是南京三条巷小学学生父母,吐槽学校强制学生“上网做作业”的所谓革新,并列举四大质疑。此帖一出,立刻引来热议。不过,扬子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三条巷小学鼓励孩子免费上作业互联网平台,完成一些补充训练的举措,此前早有试点。根据《南京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标准》,需要“有学生在线学习的记录”。
网友吐槽:学校“上网做作业”,父母列出四大质疑
近日,西祠网上出现了一则《三条巷小学“上网做作业”听上去非常美!》的帖子。
发帖者写道:“白下区三条巷小学强制学生开始实行上网做作业,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,并言之激烈地列举了四大质疑理由。
1.这种做法是不是与专家讨论过可行性?是不是征求过学生、父母、老师等建议和赞同?
2.未来的作业都需要上网去做,上网需要要有电脑和互联网,无形中又增加了父母的负担,可能导致一些低收入家庭生活窘迫。
3.在没父母和老师的监管下,让孩子过早接触电脑反而会导致负面影响。就算即使是完完全全借助电脑去学习也会形成一种依靠,就好比为何目前那样多人会“提笔忘字”一样。
4.上网做作业就需要设计制作程序平台,低的设计费几千元,高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,这里面是不是存在“文章”?
■口水乱飞:有人担忧有人挺学校
此帖一出,立刻遭到网友热议,不过大伙的看法也分成两派。
反对派表达了对孩子上网做作业的担忧。譬如有人就觉得,“小学生不合适用电脑,控制力太差。”还有人提出,“写字课如何解决?小学生如何能‘无纸化’?”更有人指出,“如果留守儿童如何解决呢,大多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,或者姥爷姥姥照看,有些一点电脑都不会。即使孩子了解如何使用,可完成作业,孩子打开其他网页,老人根本不了解啊。”
除此之外,一些网友持小心态度,譬如有人就表示“不明细节”。还有知情网友回答:“我刚刚问了孩子,老师说家条件不好的可以在教室做或者电脑房,没说非要买电脑什么的,我问她做了多久,她说十几分钟,仿佛也没有上网成瘾的问题吧。”
官方回话
1 是否强制推广?家没电脑如何解决?
学校机房可以用,孩子不做也没事
“大家已经获悉这位网友投诉的具体问题,但由于反映的状况和事实差距比较大,所以并不确定就是大家学校父母表达的诉求,但大家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积极回话。”对于父母在互联网上的投诉,南京三条巷小学有关负责人给出了详细的讲解。
作业不强制,还有礼物
“大家学校是从2013年6月开始‘网上做作业’的一些探索。第一尝试用的是名为‘一块作业网’的一个互联网作业平台,这个作业网是国家十二五课题中‘新课标形势下小学习英语互联网作业形式探究’的研究平台,在全国已推广用3年多了。到今年7月,全国有2.6万多所小学,约700万名学生在用。需要说明的是,学生上这个网做作业都是免费,老师只不过鼓励,没做的学生也没关系。”这位负责人说。
“这个互联网里的作业方法非常有趣,譬如英语连词成句,就是用的小鳄鱼洗澡游戏,当做对了,水管就通了,小鳄鱼就能洗澡了。这种又能玩又能学的作业,一些学生很喜欢。有些学生一直坚持在完成,并且如此的学生还意料之外得到了网站赠送的贴纸等小礼品。”
每次最多做10分钟
这位负责人讲解道,“在上个月底,学校鼓励学生用一种叫作‘作业123’的互联网平台,英语的听力题都在里面,学生可以自主进行英语听力、口语的训练,可以突破书面作业的局限,提升学生英语口语听力的能力,弥补父母英语水平不高辅导不了学生的缺点。老师也能从平台上看出学生的学会状况,进行电子批改大全剖析,更好地调整、改进教师的教学办法。这个互联网作业平台,对学生来讲是不收费的。”
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网上作业”只不过学过生日常作业的一种补充形式,譬如“一块作业网”主要在英语学科上用,一周1~2次,每次10分钟左右。网上数学作业每次只布置一道题。为了预防孩子视力问题,上网作业时间都严格控制。
除此之外,考虑到少数家庭的生活实质,学校还特地开放了学校机房和班级电脑,以供有需要的学生用。
2 校方为何要让孩子上网写作业?
学校评估有“在线学习”的需要
对于学校的说法,南京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电教中心沈老师给予了支持。
学生要有在线学习记录
沈老师讲解说,《南京教育信息化两年行动计划》就需要构建“三通两平台”,即宽带互联网校校通、优质资源班班通、互联网学习空间每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,基本建成“随时随地得到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,随时随地展示和推荐我们的经验、创意和成就”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。
沈老师表示,根据南京相关需求,到2015年须完成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评估工作。
根据《南京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标准》,其中就包含:充分借助各级自主学习平台,可以满足学生在家庭或其他场合进行学习、交流;有覆盖全学科的主题学习网站;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;有学生在线学习的记录;有咨询交流的栏目等需要。
秦淮区10所学校在用
“现在,大家重点推荐了微课程网和作业123的应用,目的就是探寻免费、好用的平台给学校用,提升教育教学水平,达成教育均衡。另外,大家还开发了微视频网站,把区内一些学校的出色微课堂放在上面,供大伙免费学习。”
沈老师告诉扬子晚报记者,譬如在秦淮区,已经有三中文昌校区、钟英中学、火瓦巷小学、月牙湖小学、大光路小学等近10所中小学进行“作业123”网站的测试用,用人群已包含200多名老师及3000多名学生,现在反馈好。
“三条巷小学明年要参加数字化校园评估,‘网上作业’只不过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尝试,而这种尝试也符合进步的趋势。”
父母再吐槽
上网写作业太多 书写成问题如何解决
虽然三条巷小学的“网上做作业”被投诉直喊冤,但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,一些父母对某些老师过多用互联网工具,布置、批改作业的做法也确实颇有微词。
“我感觉目前的老师特别会‘用’父母,动不动校讯通一个消息发来,给大家布置任务,或者就在班级qq群里贴上作业任务。”孩子才上二年级的刘先生对于老师如此的做法不太认同,“老师还常常让大家自己把作业打印出来做,害得父母常常去复印店报到。”
父母朱女性也提出,目前老师也喜欢网上改作业,是否在偷懒?“网上写作业是看不出孩子书写的问题的,但考试时书写其实很重要。假如过多用互联网作业,是否会让孩子失去手写训练的机会?”
“借助互联网学习的做法,一方面,对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有所帮助。而其次,对老师来讲,也是提升工作效率、加大教学水平的一种途径。”南京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谷力主任表示,不过对小学生来讲,所谓的数字化学习技巧还是要适可而止,千万不可以过度依靠。“给小学生应该更多地进行原始、传统的学习技巧,如此才能更能够帮助他们身心健康进步。”